走进纪念馆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前海西街18号
电话:010-83222523
邮箱:gmrjng@263.net
请关注郭沫若纪念馆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从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说起 钟作英 梁雪松
2016年10月13日 来源: 作者:
从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说起
郭沫若纪念馆 钟作英 梁雪松
(本文获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委员会第二次论文评奖三等奖)
内容提要: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生命。关于藏品防护,本文拟从保护的本源——“预防”说起,从文保专业人员、文物库房、藏品的存放物体、藏品的数字化四个方面探究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的实现。
关键词:博物馆 博物馆藏品 预防性保护
文物藏品是历史的证据,是博物馆的生命。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藏品保护制度和措施就是为保护和保住文物而搭建的安全的生存空间。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性保护”。本文仅根据作者在本馆的工作经历就此问题提出看法。
一、专业人员的人身保护与技能提高问题
文物藏品的数量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增加,文物藏品的种类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丰富。为此,我们保管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着两大严峻的事实。一是劳动防护,二是技能提高。
1)保管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体健康是文物保护的基础。
文物藏品的种类越多,成份就越复杂。除以往的金属、石材、木器、纸质品、纺织品、动植物标本、胶片等藏品外,大量的塑料、电子类藏品和说不清成份的数字技术载体源源不断地涌入库房。这些藏品产生的粉尘、微生物、新生成的菌种甚至放射性物质或被吸入我们的体内,或附着在我们人体表面。它对我们专业人员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至今没有人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至今没有出台过专为文保专业技术人员设立的劳动保护条例。不做调查、没有保护条例并不等于没有危害!文物有人保护了,保护文物的人没人保护,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文保专业队伍的持久发展。我们能不能自己首先在多种场合、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呼吁?因为这的的确确是文物保护的基础。我们建议防护措施包括:a.专业人员要配备防护服装,如帽子,口罩,手套、护镜、罩衫等。b.规定专业人员每次接触藏品的不等超过多少时间。c. 专业人员要有定期疗养时间。d. 专业人员应该发放一定额度的保护费。
2)不断更新和提高保管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有效地保护文物。
近年来,在我国少数高校中已设立了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可见,今天的文物保护工作对我们专业人员有很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艺术修养,还要掌握文物保护材料的合成、分析、文物修复等实际技能;不仅要了解古建筑保护、文物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等新技术;既要能做文物保护,又要能搞学术研究。有了这样高素质保管专业人员队伍,才有文物保护的基本保证。只有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含量,不断地更新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够胜任保护文物藏品的职责。
二、文物库房建设问题
库房是藏品的生存环境,库房质量的优劣,关系着藏品寿命的长短。当下,在我国,外形精美的博物馆、纪念馆不断落成,而其中的文物库房在启用后往往不尽人意,成为最让文保技术人员伤神的地方(包括本馆)。我们分析原因有几下几点:
1)建筑设计方对博物馆了解的欠缺
目前,博物馆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因为我国整体人群对博物馆的意识欠缺导致大部分设计师对博物馆及博物馆的内部功能没有感性认知:设计重点往往落在博物馆的外观、陈列大厅的造型、观众的参观及疏散路线设置上。这就使博物馆的设计流于形式。其实,文物库房及其辅助设施的设计才是博物馆设计的核心,在此,我国的设计师和博物馆业发达国家的设计师在设计理念确实差距很大。记得在北京市博物馆学会组织的陈列设计专委会学术会议上,一位法国同行讲到他们的博物馆设计步骤时说,建一座整体的博物馆,仅从展厅和博物馆的关系说,设计时首先要见到展品,然后根据展品设计展柜,再根据展柜设计展厅,最后才设计博物馆的外壳。这才是“以展品为本”的科学设计思路。若我们的库房设计,也采取这种由内到外的设计思路,根据馆藏的特点先从库房内部格局、功能出发进行设计,然后再设计库房的在博物馆中的准确位置,最后考虑外形。这样我们的博物馆的布局会不会更合理,藏品利用会不会更方便呢?而合理的涉及不也可以更好的协调保管与陈列之间的关系吗?
2)博物馆人员对建筑设计缺乏概念
如前所述,由于设计方不甚了解博物馆的使用功能,博物馆作为使用方就得把需求和希望表达出来。设计方能否准确理解我们的表述呢?答案全在他们的设计图纸上。可文保专业人员不是建筑师,恰恰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种行业之间的阻隔使双方沟通十分艰难,“瞎子摸象”的模糊交流使双方设计理念间的误差一直存在。
3)博物馆人不知道博物馆有自己的建筑设计标准。
据我们调查:17年前,也就是1991年8月1日,《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编号JGJ66-91)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开始实施;八年前,即2000年6月1日,与博物馆有密切关联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也已开始生效。此类规定,我们博物馆业内有多少人知道呢?另外,上述的两种《规范》都以“J”字打头,据了解,“J”属于行业标准,执行起来与“G”打头的国家标准有根本的不同。我们翻阅了一下这两种《规范》,里面对藏品库房都有专门的设计规定,但因属行业标准,所以执行起来并不严格,是与类似相关的其他规范相互参照的。这种标准的不定式,无法避免设计的失误,无法避免施工不规范、监理失原则。也必然造成使用方在验收时无“法”可依,囫囵接下种种不合用的“样子货”。
4)有关方面缺少博物馆建筑设计审核制度。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应该有别于普通的民用建筑设计。既然在相当的时间里无法消除第一、第二个问题之间的阻隔,又不能使第三个问题立即顺畅,那就应该有一个专业审核机制为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把关,为库房设计把关,在博物馆与建筑设计间搭建桥梁,以避免建筑落成后的遗憾,确保文物藏品的安全。
三、藏品存放物体的温湿度控制及质地检测问题
藏品存放物体包括:库房、陈列展室、展柜、箱柜、囊盒等,这些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文物藏品本身,它们的质地和成份也就直接影响文物藏品的存毁。
1)温湿度问题。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4.2.2条规定:设置空气调节设备的藏品库房,冬季温度不应低于10℃,夏季温度不应高于26℃,相对湿度应保持基本稳定,并根据藏品材质类别确定参数为
藏品材质类别 | 相对湿度(%) |
金银器、青铜器、古钱币、陶瓷、石器、玉器、玻璃等 | 40~50 |
纸质书画、纺织品、腊叶植物标本等 | 50~60 |
竹器、木器、藤器、漆器、骨器、象牙、古生物化石等 | 55~65 |
墓葬壁画等 | 45~55 |
一般动、植物标本等 | 40~60 |
第4.2.3条 规定:未设空气调节设备的藏品库房,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0%,并宜控制昼夜间的相对湿度差不大于5%,贯彻恒湿变温的原则。《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5.2.2条规定: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
| 温湿度范围 | 采暖期 | 夏季 |
温度 | 14~24℃ | 不小于14℃ | 不大于24℃ |
相对湿度 | 45%~60% | 不小于45% | 不大于60% |
在选定温、湿度后,每昼夜波动幅度要求温度不得大于±2℃、相对湿度不得大于±5%。
我们国家博物馆的库房,一般都建于地下(这是否合理还有待于讨论),现在基本都采用空气调节设备来调节温湿度,而且基本达不到规范标准。我们经过春夏秋三季的调查发现:建于地下的库房,实际不用空调设备温度基本能够达标,只是湿度与规范标准差距很大。如果我们利用空调设备调节湿度的话,当湿度达到标准的最高值时,温度就已经出现不利于藏品保护的变化了。当我们停掉空调,改用抽湿机调节湿度,结果,抽湿机必须昼夜运转,才可以使湿度的上下幅度保持在10%,否则湿度的上下幅度会到20%甚至更多。这说明,空调设备与抽湿设备都不是理想的温湿控制手段。这样的问题在库房建成验收时怎样检测?
陈列展厅温湿度环境相对库房更为“恶劣”。我们现在陈列展柜密闭程度相对提高,藏品入柜后,柜内的温湿度基本是采用温湿度调节器按设定的标准值加以控制。但实际上,这种调节器仍然只能控制湿度,而温度则是随展厅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2)藏品存放物体的材质问题。
直接与文物藏品接触的箱柜囊盒的材质已经越来越引起文保专业人员的重视。我们已经了解到木头、油漆、胶粘剂、皮革、毛织品、化学纤维纺织品和某些纺织品染料等会与文物产生化学反应,有些还会在自身老化后释放有害气体损害文物。比如囊盒内衬和展柜衬布不能采用含有氯、硫或其它酸性成份的材料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制作箱柜囊盒的材料,怎样检测,谁来检测这些材料是否符合文保标准(包括大量的展陈装饰材料)?
四、藏品的数字化技术问题
从20世纪末开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媒体相结合,给博物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博物馆宣传网站,到博物馆内部数字化多媒体导览设备和互动展示平台,再到依托网络建设而成的数字博物馆。数字化技术已被应用到博物馆各个领域之中,数字化也成为未来博物馆发展的一个趋势。同样在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方面,数字化技术也有着不错的前景。文物作为一种实物存在,是不可能永久保存的,其必然有损毁的一天。对文物加以收藏保管保护,都只不过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减缓这一趋势而已。然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通过对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保存与原件相关的各项数据,却使文物“永久性”保存成为可能。
信息化了的藏品作为一种计算机编码信息,消除了实体藏品对存放、展陈、场地的苛刻要求。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不断备份、更新,则可以作到对信息化藏品“永恒”保存。在此,信息化藏品不再仅是文物库档案账册中简单的条目、数据、介绍、说明,而是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取得的,在必要时可以利用重新复制出原件替代品的所有藏品信息的总和。要说明的是制作复制品并不是藏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一个衍生功能,是不得已的情况下的选择。
实体藏品本身具有的历史价值及其稀有性价值是信息化藏品不具有的。但通过将其信息化,从而为其的展示、分析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对预防性保护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藏品信息化应该说是对藏品预防性保护诸多措施中最后的一根稻草,是为了在最差情况下能尽可能保存文物原件信息的最后手段。
以下简单对现阶段藏品信息化如何实现、如何进行信息保存,以及会产生那些相关问题加以说明。
1)藏品数字化处理是藏品信息化的基础。
建设藏品数据库则是这一步的关键。一方面,藏品数据库不应照搬过去的库房记录、登记,而应尽可能多的获取文物的原始资料,这就需要数据库软件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原始资料的保存软件更新速度非常快,因而原始资料的保存不能对某一类数据依赖过强,否则大量数据会因软件的淘汰而无法使用,这将造成巨大的损失。要尽可能考虑到以后的兼容性。
在建立藏品数据库框架之后,接着就是原始资料的采集。对于文字资料:以博物馆提供的文献为依据,采用手工录入或使用扫描仪扫描录入。对于图片资料:现阶段主要通过数码相机和扫描仪进行获取。数码相机用于实物藏品的数字化图片的拍摄;扫描仪使用在从字画类文物或书籍图册中扫描获得数字化图片。对于音频、视频资料,可使用软件进行制作,将已有的模拟信号资料转化为数字资料。除此之外,对于器物、雕塑、建筑等类文物还可以通过X光扫描等高科技手段获得确切的3维信息。
2)藏品数字化处理后的信息保存和管理。
这其中数据的保存相对比较重要,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现今比较常见的几类数据存储媒介。
磁媒介:通过磁性介质存储数据的媒介,常见的有磁带、软磁盘(软盘)、硬盘等。硬盘是目前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存储设备,这是因为它的访问速度比软盘和光盘都快,因此它最适合于储存那些需要经常访问的和需要快速访问的程序和文件。就单位容量的价格比来说,硬盘是相对廉价的存储介质。同时随着硬盘技术的发展,高容量,高速度和可靠性已经相当不错。对于长时间保存大量的数据来说,硬盘是不二的选择。考虑文物数据的安全性,应选择以企业级硬盘为存储介质的服务器作为主要存储方式。
光媒介:主要指光盘。光盘只是一个统称,它分成只读型光盘(Audio CD、Video CD、CD-ROM、Video DVD、DVD-ROM等)、可记录型光盘(CD-R、CD-RW、DVD-R、DVD+R、DVD+RW、DVD-RAM等)两类。CD光盘一般容量为700M,DVD光盘容量一般为4.7G,双面DVD光盘为8G。新出现的蓝光光盘(BD)容量为25G。较之硬盘,光盘携带更为方便,制作也更为简便。但光盘保存对光照、气温、湿度、灰尘等条件的要求都高于硬盘,同时刻录出的光盘的保存时间也是有限的,尽管制造商宣称保存时间可以达到100年,但因为氧化作用对数据层的影响,光盘数据保存期远低于此。所以光盘适合储存需要不断更新的数据,或作为备份用载体。
电媒介:主要指各类的数码存储卡,是一种不需要电来维持其内容的固态内存条,也就是闪存。包括我们日常使用的优盘、照相机闪存卡等。闪存的优势在于读写方便,体积小,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适合交换少量数据时使用。
3)藏品信息的安全和藏品信息存储介质的安全问题。
藏品信息的安全问题,更多涉及网络安全的问题,这只能通过网络管理员来实现。对此现在看来最好的方法是把存放信息的计算机/服务器断网处理,不与公网甚至任何网络连接。其仅仅作为数据存储机使用,除数据调入调出外不再进行其他工作。
藏品信息存储介质的安全问题,一方面类同于保存一般藏品,另一方面则可通过多站点备份的方式实现。从而保证任何单一站点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其他站点数据依旧正常。
综上所述,我们设想:如果能划区域地建造专门的、具有先进科学水平的文物藏品库房,将本区域内的文物集中保护、分组管理,就会使设备和人才都得到充分的利用,既减轻了中小型博物馆的负担,也避免了重复建设以至于不合格建筑造成的浪费呢?
参考文献: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编号JGJ66-91,自1991年8月1日起施行。) 华东建筑设计院主编,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参加共同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