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京城名人故居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前海西街18号
电话:010-83222523
邮箱:gmrjng@263.net

请关注郭沫若纪念馆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徐悲鸿纪念馆
来源: 作者:
徐悲鸿(1895—1953)是中国艺术巨匠,同时也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进入现代之时,徐悲鸿无疑是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生活气息的萎靡颓风而大声疾呼。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由于他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术教育方面所作的巨大贡献,他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擅画马,他笔下的骏马寄托喜、怒、哀、乐的感情,昂扬激奋,富有风骨,是中国乃至世界美术作品中的杰作。
1953年,徐悲鸿逝世的当天,徐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的故居捐献给了国家。1954年,以故居为基础的“徐悲鸿纪念馆”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郭沫若亲笔题写“徐悲鸿纪念馆”馆名。1966年,北京地铁开始修建,恰在地铁线上的徐悲鸿纪念馆被迫拆除。1973年,在周总理“重建徐悲鸿纪念馆”的指示下,新馆开建,历时十余年,最终于1983年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位于新街口北大街53号,拥有7个展室和1个序厅,是一座以展示徐悲鸿生平、作品及藏品为主的社科类专题人物纪念馆。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第一、二、七展室陈列徐悲鸿各个时期的中国画代表作。其中有巨幅作品《九方皋》、《愚公移山》、《巴人汲水》、《国殇》、《船夫》、《山鬼》、《贫妇》、《日暮倚修竹》、《奔马》、《群马》、《牧童和牛》、《牛浴》、《漓江春雨》、《竹》、《飞鹰》、《鹅闹》、《晨曲》、《逆风》和《风雨鸡鸣》。
第二、七展室陈列着素描 101幅,从画家早年在巴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和蒙巴纳斯画室所作的人体习作到晚期的劳动模范、著名学者肖像,还有《恒河古堡》、《喜马拉雅山林》、《甘地》、《新加坡船夫》、《尼泊尔姑娘》、《鸡鸣寺道中》。
第三、五展室陈列油画,作品有《田横五百士》、《银杏树》、《月夜》、《箫声》、《陈散原像》、《牛》、《桂林山水》、《喜马拉雅山》。
第四展室以大量图片介绍徐悲鸿贫寒的家境、少年时代的幻想、一生的创作、教学和社会活动以及他在世界各地举行画展的情况。在当年画室和起居间的复原室中展出了他的画笔、画板和颜料,画案上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文房四宝,画架上放着他最后一幅未竟之作《鲁迅与瞿秋白》。该室墙上悬挂着他的老师、法国名画家达仰的照片,他与好友、印度诗圣泰戈尔的合影,他去世前一周与夫人的合影以及他收购的最后一件艺术品──任伯年的《紫藤翠鸟》。
纪念馆现藏徐悲鸿国画、油画、素描、水彩、粉画、书法作品1286幅,徐悲鸿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现代名家书画1134幅,中外美术书籍、碑贴、画册、图片约万件。其中,唐画《八十七神仙卷》、宋画《朱云折槛图》、明画《王右军书扇图》、金农《风雨归舟》均为稀世精品。
徐悲鸿纪念馆曾赴印度新德里、加尔各答、加拿大维多利亚、多伦多、香港、日本东京、大阪、新加坡等地展出徐悲鸿作品。
电 话:010-62276936
门 票:免费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
休息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