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文化选择”
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2005、8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由郭沫若纪念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青岛大学联合举办的“郭沫若与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文化选择”国际学术讨论会,于8月14日至17日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内各高校、科研机构和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
会议围绕主议题,探讨了郭沫若在抗战期间走过了怎样一种人生历程。从五四时期的浪漫派诗人、流亡日本时期沉潜在书斋里的学者,郭沫若在抗战期间成为文化统一战线上一个领军人物。他在组织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和推动文化统一战线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文学创作、先秦思想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自己的人生之旅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上一条亦文亦政的道路,并且终其一生。在以政党政治为主要政治运作形式的现代中国,文人知识分子与现代革命的互动关系,对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文人知识分子是现代思想精神资源的拥有者、布道者,社会政治革命需要有一套宣传说服机制来向全社会阐释革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所以,当拥有和掌握了被社会批判系统所认可的知识及精神资源的知识分子,自愿加入到社会政治斗争的行列,他们将对社会政治革命发生重要影响。郭沫若是在抗战时期完成了以“士”入“仕”的角色转换,从此,他以文人知识分子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活跃于社会政治文化舞台。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人生选择既是文化的选择,也是政治的选择,而且首先是一个政治上的选择。他所充当的历史角色,是时代对于一个人的选择,也是他自己接受了一个关乎政治的挑战——去当一个文化“班头”的选择。同时,郭沫若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在他身上所发生的精神走向的变化,又代表着“从五四走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所经历的精神发展历程。这样一段精神发展史,既承载延续有五四现代思想启蒙的传统,也酝酿开启了40年代之后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思维方式的转型及其生存的方式确认。
通过对于郭沫若与抗战文化关系的解读,学者们还将讨论的问题延伸到对于整个抗战文学、抗战文化的研究。有学者指出了目前抗战文学在文学史上处于一种被冷落的尴尬境遇,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也显出停滞不前的状态。抗战文学、抗战文化的研究需要“深化”、“推进”,而首先应该是思路的开拓。譬如,将抗战文学解读为抗战与文学,就会显示出两个既相关又各自包含不同内容的观察视角和研究方向。一方面是以“一切服从抗战需要”所进行的文学创作、文化宣传活动;另一方面是“在抗战中”文学、文化如何活动。对后一方面的描述和研究,更趋向于将文学或文化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作为历史现象的主体,这样的思考将会展现出一系列新的课题,使我们对于新文学与新文化在抗战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是如何生存着、发展着,并由此构成了抗战文学、抗战文化自身的特点,以及它们怎样影响着新文学与新文化史的发展,得到更丰富的认识。对于郭沫若在抗战时期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的思考也应该做这样深入的拓展。
在关于郭沫若的文化身份是否经历过一个历史的转换的过程,在抗战文学、抗战文化的定位,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与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关系等问题上,学者们各抒己见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有些见解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中日学者还披露了关于郭沫若流亡日本及其秘密归国前后的一些重要史料,为解决在这一方面至今悬疑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研讨会上许多问题的探讨得到了深入的思考。
(蔡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