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献给现实的蟠桃——郭沫若的抗战戏剧作品展”开幕
2025年08月29日 来源:郭沫若纪念馆 作者:

8月28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宣传郭沫若投身文化抗战的历史功绩及其抗战戏剧作品所承载的抗战精神,“献给现实的蟠桃——郭沫若的抗战戏剧作品展”在郭沫若纪念馆开幕,本次展览由郭沫若纪念馆主办。

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原磊宣布展览开幕。

郭沫若纪念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刘曦光致辞,他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观众重温郭沫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以笔为枪的抗争与呐喊,致敬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不朽的艺术贡献。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砥砺前行。

郭沫若纪念馆副馆长梁雪松主持开幕仪式。

中国历史研究院、“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等单位40余人出席活动。


嘉宾参观展览
展览速览
主办单位:郭沫若纪念馆
开幕时间:2025年8月28日
展览地点:郭沫若纪念馆西院展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流亡日本近10年的郭沫若毅然决定回归祖国。他只身秘密回到上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波之中。
1937年至1943年间,郭沫若创作了《棠棣之花》《甘愿做炮灰》《屈原》《虎符》《高渐离》(《筑》)《孔雀胆》《南冠草》七部戏剧作品,达到其文学创作生涯又一高峰。他运用“借古鉴今”的手法,让历史人物为时代发声。怒吼要“劈开黑暗”的屈原,践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聂嫈、高渐离、夏完淳,这一个个鲜明的角色,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表达着不屈的抗争意志。这些剧作思想深刻,艺术感染力强烈,非常易于舞台演出,从而成为动员民众的有力武器。它们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牺牲的精神,有力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让我们重温郭沫若的抗战戏剧作品,铭记他以笔为枪、投身文化抗战的历史功绩,感受戏剧所迸发的磅礴力量——其承载的抗战精神,历经80载,光芒永存。

郭沫若《三年来的文化战》手稿 (1940年7月7日)

郭沫若《屈原》油印本(1942年)

《筑》(《高渐离》),群益出版社1946年5月初版


